倪海厦医案-方剂-症状-对照⑤

info

≡ 倪海厦医案-方剂-症状-对照⑤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0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08-3 B,S

59 岁,中等

20080415

来诊原因:

  1. 服前方后,左乳硬块软且小,左腋淋巴肿已无感觉

问诊:

  1. 大便仍秘,时隔日行停经妇女仍会制造奶水,须令其至少一日大便二次,助排净奶水。
  2. 小便中黄
  3. 睡很好
  4. 体力好
  5. 牙龈萎缩

脉诊:有力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诊断:病人进步许多

中药处方:

1. 3/10

吴茱萸三钱当归二钱川芎三钱白芍三钱熟地二钱阿胶三钱( 分三包烊尽桂枝三钱炙甘草三钱温经汤加减

黄芩三钱黄柏二钱去热

酸枣仁三钱酸入肝,收血

防己五钱入三焦

牡蛎一两瓦楞子五钱软坚

炒麦芽五钱退乳

小麦五钱大枣十枚甘麦大枣汤

败龟板三钱补骨脂三钱泽泻五钱滋肾阴

郁金三钱疏肝郁气

栀子三钱清虚热

大黄五钱( 增加剂量厚朴二钱去实

                                   五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一碗

2. 刷牙粉一日二次

解说: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09 B, D

 

4/17/2008 

来诊原因:

肝指数升高, 腿痛而自行服止痛药及各种维他命

问诊:

1 睡眠不好    

2 大便每日行    

3 小便中黄    

4 口渴:有,喜冷饮    

5 胃口过好    

6 有汗出    

7 双足    

8 睡时身冷    

9 1-3am    

脉诊:脉弦数无力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眼诊:肝区有破洞- 止痛药造成

诊断: 上热下寒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

石膏8 ( 2 ), 知母5 去阳明经热

炮附子3 , 细辛2 白芍1 , 牛膝3 , 丹皮3 , 炙甘草3

去下焦寒

柴胡3 , 黄芩3 , 玉金5 ,  龙胆草3 , 清肝解毒

热药冷服, 10 9-3 bf bs 

解说:

备注:停止服用止痛药及各类维它命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4/0 1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0 B , J

M ale

68 岁,高壮

2008/04/ 01

来诊原因:

 

问诊:

1 、睡眠:睡眠

2 、大便:大便如鞭,每日一行,排气多

3 、小便:中黄

4 、口渴:正常,喜饮温水

5 、身体一般偏热

6 胃口:

脉诊寸胍沉无力心气不伸

舌诊:湿

触诊T5 椎压痛→ 心包痰湿盛

诊断:心包积湿痰很盛故心气不张

中药处方:

HT40 (乌梅丸)6两                    

30x2 早晚餐

解说:1. 乌梅丸苦温化湿可去心包之痰

      2. 倪师诊脉时发现此人高壮脉却那么小,脉与体型不合,脉象显示心气不伸,故问他会不会胸痛,此人才回答:「右胸内偶尔痛」。问他是哪种痛,他回答:「stabbing ( 刺痛) but not throbbing ( 心悸动) 」,然后倪师查其脊柱发现第五椎有压痛,再查其耳穴发现右耳心区有压痛,于是根据这两处压痛加上他舌苔黄湿诊为心包痰湿盛,故予乌梅丸治之。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2 C ,CY

M ale

45 +    中等

2008/04/1 4

来诊原因:换心脏瓣膜,手术后常晕眩,长途旅行后肩项强,青光眼。

问诊:

1 问汗:正常

2 睡眠:睡约5 6 个小时,夜尿多,梦多,做担心的梦

3 睡眠身热:

4 胃口:

5 大便:正常,一日-

6 小便:淡黄

7 口渴:渴,想喝冰水

8 头身:胸口无闷痛,手指趾会麻( 吃味精易麻)

9 手足白天热,

脉诊脉弦稍数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心点压痛

3 T5 压痛

诊断:心气不足

中药处方:

  1. 枳实开心气

   薤白三色白味辛,入肺。治心要治肺

   瓜蒌像心脏,故可修补心脏结构问题

   桂枝五钱,炙甘草三强心阳

付   碗水煮成早晚餐前服 

  1. HT-88   

                         六两   早晚餐

针灸处方:

  1. 公孙,内关,巨,睛明,养老,心俞
  2. 埋耳针心点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4/09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3 L,LC

 55 , 中等体型

2008/04/09

来诊原因:2004 年诊为大肠癌第三期, 经手术` 化疗仍转移肺癌. 之前最喜吃烤肉幼年曾罹肾疾, 肾脏略有萎缩; 化疗后曾出现足部水肿. 腰部隐痛十年.

问诊:

1 睡眠: 经常早晨4 点起身小便, 便后即难入睡, 5 点以后才又入睡.   

2 体力: 早起时体力不易恢复. ( 肾阳虚)   

3 胃口: 胃口好, 味觉好.   

4 口渴: 口渴明显, 渴喜室温水.   

5 大便: 每日5~6 , 便质稀溏.   

6 小便: 色淡黄, 多泡沫.   

7 手足温度: 足冷。半夜身体常觉热, 上半身热, 下半身凉.   

8 身体其他症状: 化疗后长许多斑点, 皮肤搔痒. 胸口闷痛. 中午体倦, 须小憩15 分钟. ( 午时体倦, 心阳不足)   

脉诊:沉至骨边(附骨脉), 细数

望诊:

1 、舌诊:舌黯红, 苔白湿(化中毒多见)

2 、眼诊:肾反应微弱;肝区多空洞

3 、耳诊: 左耳大肠区有痛点

4 、脊柱按诊: 无痛点

诊断:上热下寒, 肺家阴实, 肾阳不足

中药处方: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玉金五钱龙胆草三钱川芎三钱( 治金必先护肝)

炙龞甲三钱枳实三钱( 胸闷) 紫参四钱白芍八钱天花粉五钱( 口干渴) 连翘三钱银花三钱 

炮附子五钱细辛二钱麻黄三钱脉沉细数为

白术五钱茯苓五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三钱( 肾着汤)

, 9 3 , 早晚饭前各一碗

解说:

1 若能素食最好, 以此疾为病从口入.

2 忌食厚味, 麻辣之品. 只能喝水和茶。

3 停服一切维他命, 或提纯精炼的保养品.

4 肾着汤加炮附子可以治疗下肢水肿


备注:肺为之母;脏要好,肺的功能一定要好。的水本应送到肺,肺家有法承受,所以感到口此水法入肺就跑到脏去,接受多的水分,温度不够,法气化,此水就跑到脚上去,形成水肿。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1 C,M

37 ,中等

20080328

来诊原因:

服前方后

问诊:

  1. 仍恶风,右侧较重,仍恶寒且痛,左侧很好;自觉背后进风口变小了
  2. 睡不易入眠大病初愈虚热造成,栀子豉汤
  3. 胃口平平
  4. 大便每日行,一日二、三次
  5. 关节仍一点痛
  6. 自觉冷时易出汗,较之前改善了表阳虚,需增加炮附子、黄耆
  7. 手凉额热、肌肤湿

脉诊:

望诊:

1 、舌诊:黄厚湿

诊断:虚热

中药处方:

栀子四钱豆豉三钱栀子豉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十枚生姜二片桂枝汤,调和阴阳

炮附子六钱敛汗收表

黄耆一两行气固表

白术五钱去湿

                                   三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一碗

解说: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2 C,M

37   中等

2008 /3/ 13 

来诊原因:

  1. 怕冷,只能吃热的食物,若喝冷水会全身痛!
  2. 颈部及手足关节痛寒则缩,热则张
  3. 经痛

问诊:

  1. 易汗出表虚故风寒湿之邪易进入人体,用炮附子固表
  2. 大便每日行
  3. 小便淡黄,时深黄寒热并结,但可能为假热,故舍热象
  4. 手足时冷时热还不是很寒
  5. 月经一般延后几天( 以前是季经) 里寒
  6. 无恶心
  7. 正值经期第六天( 一般来七天) ,有经痛正是治疗的好时机

脉诊:( ) ( )

望诊:

1 、舌诊:淡黄红可能为假热,故舍热象

诊断:里寒且湿

针灸处方:

三阴交,血海止经痛

中药处方:

炮附子四钱( 去寒白术三钱( 去湿桂枝五钱( 去风炙甘草三钱甘草附子汤

吴茱萸三钱干姜二钱去胃寒

白芍六钱止少腹痛

茜草三钱川芎三钱活血化瘀

当归二钱细辛二钱合前药成当归四逆汤

                                   三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服一晚

解说:

  1. 若病人无汗里寒,则改用生附子。
  2. 患者服药后小便应会变多,此乃寒湿从小便而去之故。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Chen, Ming

37 岁,中等

2008 / 3 / 18 

来诊原因:

服药后数小时内关节痛好转,之后又痛药力不足。自述服药后有头晕代表药作用到了,药不暝眩疾弗瘳。

问诊:

  1. 汗出减少中表虚汗出,用炮附子固表
  2. 小便服药后数小时中淡白,之后又变黄、混浊
  3. 手足仍冷些
  4. 身体仍冷
  5. 有渴( 原口干不渴) 今日乃第二诊,若患者服上次开的方后仍不口渴则代表有里寒,有里寒就得改用生附子。
  6. 经期已结束
  7. 大便较细些

脉诊:脉细小

望诊:

1 、舌诊:淡黄白湿厚寒热并结

诊断:表虚仍有

中药处方:基本用原方加重剂量

炮附子六钱( 加重白术四钱( 加重桂枝五钱炙甘草五钱干姜二钱吴茱萸三钱白芍五钱茜草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木通三钱细辛二钱

                                   三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一碗

解说: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Chen, Ming

37 岁中等

2008/3/24

来诊原因:

服药后关节痛去了祛风寒湿药到了

但很恶风,自觉风由项后、腰后、及少腹灌入表虚,前方无固表药

问诊:

  1. 手足心干燥热且出汗,其他无汗了
  2. 睡好
  3. 胃口好,每次食后则胀气,梗气般难过,无恶心
  4. 大便每天一次仍稀体内仍有寒湿,色黄褐
  5. 小便淡黄至中黄

脉诊: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诊断:

中药处方:

1. 3/18

                                   三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一碗

2. 黄耆一两重用固表行气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十枚生姜二片调和阴阳

   旋覆花三钱代赭石三钱制酸降逆气

五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后各一碗

解说: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3 C,M

37 岁,中等

20080402

来诊原因:

服前方后,前两天全身微湿黏(clammy) ;有湿气时,关节仍痛,湿气退即好关节之湿排出

问诊:

  1. 仍怕风
  2. 月经应04/05 ( 以前来之前会觉得特别冷)
  3. 手足有时仍很冷
  4. 睡不好,因消化不好,腹胀+ 吴茱萸、干姜
  5. 大便有未尽感
  6. 小便量少、次数多、色白、未尽感肾着汤
  7. 口渴有,喜饮室温水,口唇干

脉诊:稍浮,重按无力,肌肤湿润

望诊:

1 、舌诊:淡黄厚仍有湿热

诊断:里寒仍有

中药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干姜、肾着汤、甘草附子汤

吴茱萸三钱 干姜二钱 桂枝五钱 白芍五钱 炙甘草三钱 木通三钱 当归三钱 细辛二钱 大枣十枚

白术三钱茯苓五钱猪苓三钱去湿,使湿由小便出

泽泻五钱补骨脂三钱补肾

炮附子五钱去寒

                                 五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

解说: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4 C,M

37 岁,中等

20080409

来诊原因:

服前方头几天关节不痛,后来觉更怕冷( 表仍虚) ,风吹进体内出不去,下半身较明显,关节仍痛目前仍靠药力抗病,故药力过后症仍在,须提升病人自体的抗病能力。

问诊:

  1. 胃胀气好转因有吴茱萸、干姜
  2. 睡仍不好
  3. 心口闷、吸不上气
  4. 有汗,手足汗多
  5. 腿、手内侧面,及少腹( 女子腹为阴) 皆冷
  6. 体力不足
  7. 大便一日一次
  8. 小便只有一次量多,余则量无增加
  9. 右侧( 女子右侧为阳) 胸、腹腔觉空虚感气虚+ 黄耆
  10. 关节仍有痛

脉诊:沉细无力

望诊:

1 、舌诊:白湿厚

诊断:阴寒仍在

中药处方:

生附子三钱( 另包干姜二钱炙甘草三钱四逆汤,用阳药及热药去阴寒

枳实三钱开心气

吴茱萸二钱温胃寒

炮附子五钱桂枝五钱白术五钱甘草附子汤

茯苓五钱泽泻六钱令寒湿由小便去

黄耆六钱补气虚

                                 二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

解说: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5 C,M

37 岁,中等

20080411

来诊原因:

服前方后,舌一点麻勿再增加剂量

仍会冷,觉冷由体内出来;吃热的食物会出很多汗。

问诊:

  1. 小便意强,但量不多,次数增加
  2. 手凉,较不冰了
  3. 睡不好,睡的时间短
  4. 脉浮起阳回头

脉诊:里寒开始退( 仍有寒湿)

望诊:

1 、舌诊:淡黄白厚

诊断:阴寒仍在

中药处方:

4/9 :

生附子三钱( 另包干姜二钱炙甘草三钱四逆汤,用阳药及热药去阴寒

枳实三钱开心气

吴茱萸二钱温胃寒

炮附子五钱桂枝五钱白术五钱甘草附子汤

茯苓五钱泽泻六钱令寒湿由小便去

黄耆六钱补气虚

防己五钱入三焦

猪苓三钱利下焦水

                                 二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

解说:

1. 寒尽出后,收尾可用黄耆建中汤,做个金钟罩!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6 C,M

37 岁,中等

20080414

来诊原因:

服前方后,觉冷由心脏处发出来

问诊:

  1. 4/12 月经来,此次延后一周( ) ,值经期第三天( 每次来七天) ,以前经前会觉特别冷,且经痛甚、血块多,现痛减少许多,量好、无血块( 热药将寒化去)
  2. 小便量多一些
  3. 手及膝关节痛好转,右环跳关节处仍痛离心远的关节好转,离心近之环跳仍未好,且环跳为骨之使,表示骨已伤到
  4. 咽中总有清白痰,无咳肺家寒
  5. 手凉但不冰了。腿冷上方无白芍,此次加白芍

脉诊:脉浮起来了

望诊:

1 、舌诊:淡白红

诊断:

中药处方:

4/9 :

  干姜三钱肺家寒,加重干姜由二改三钱

  防己五钱( 入三焦猪苓三钱( 利下焦水) 之前有便意但尿量不多,故加

  补骨脂五钱( 补肾牡蛎五钱( 补钙) 骨已伤,故加之

  白芍五钱与桂枝等量,平衡阴阳

                                 二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

解说:1. 此人之前已服了那么多治风湿关节痛的方药了,手膝关节痛皆好转,但环跳痛没改善,应是骨有伤所致,应用牡蛎补肾( ) ,补骨脂补肾。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4-7 C,M

37 岁,中等

20080418

来诊原因:

服前方后,

问诊:

  1. 恶风仍有,觉身上的进风口变多,原来仅项后、腰后,现连命门处、膝、踝关节内侧均有脾经,桂枝汤解肌健脾阳
  2. 手仍凉
  3. 月经刚停
  4. 关节仍有一点痛
  5. 口唇干,但体内不觉得渴
  6. 自觉体内温度比体表低,且对外界温度变化调整慢
  7. 大便隔日一行小肠( 红肠) 擩动慢,非因津液不足( 羊矢便) ,且前方已令其温度回,此为血不足,故要加当归、木通
  8. 精力很差,总要睡
  9. 说话稍多即累

脉诊:右脉微细少阴证;左脉弦细

望诊:

1 、舌诊:

诊断:

中药处方: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桂枝六钱白芍六钱炙甘草五钱大枣十枚当归三钱木通三钱细辛二钱( 温下焦阳)

白术五钱去湿,合炙甘草、桂枝、炮附子为甘草附子汤,去风寒湿三痹

炮附子四钱敛表阳,防麻黄宣肺发表太过

麻黄三钱宣肺开表,肺主阳气;此人肺气不足,故欲寐

                                 二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

解说:

  1.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温下焦阳,小肠温度一上升,气化大肠中津液至肺,麻黄再将其宣发至表,炮附子同时固表,三药合并另肺阳回头,阳一回来,精神就好了!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19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5 C,SL

53 岁,中等

03/19/08 

来诊原因:

  1. 颈椎椎间盘突出开过刀置入铁片之后越来越痛
  2. 双足后跟痛,无法触地
  3. 双肩无法上举
  4. 眼干,五年前曾作近视雷射手术
  5. 早上起床时后脑痛,感觉被抓着的那种痛

问诊:

  1. 睡不深,易惊醒,小便多,足抽筋
  2. 大便每日行
  3. 胃口好
  4. 口渴重,喜饮热水
  5. 双足冷冰
  6. 不易汗
  7. 晚上睡觉觉得身冷。平时很怕冷。
  8. 体力差,睡多仍累

脉诊:脉沉细无力

望诊:

1 、舌诊:黄干( 黄连阿胶汤的标准舌象) 中空

2 、眼诊:肾区反应差,肝区一点圈纹,肺区痰多,结膜处许多小水泡,胰区很好

诊断:上热,里寒重,少阴证

针灸处方:

合谷、睛明、太阳、阳白透鱼腰

曲池( 母穴) 、足三里、中渚( 母穴) 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多数病在阳明经

足临泣+ 太白( 甲己合化土) 土生金

委中、阴谷

风池、大杼、外关

中药处方:

  1. HT-61( 明目地黄丸) 40*2  早晚饭后服
  2. 黄连二钱黄芩三钱白芍五钱阿胶三钱( 分三包烊尽) 黄连阿胶汤

桂枝三钱生姜二片炙甘草三钱大枣十枚桂枝汤

天花五钱增津液

麻黄三钱炮附子五钱细辛二钱少阴证( 脉沉细无力、睡多仍累)

乌药五钱配伍细辛治频尿

决明子三钱镇肝明目

                                十付 九碗煮三碗 早晚饭前各一碗


解说:

  1. 五十肩多在大肠经,故取土生金之法。
  2. 平时容易疲劳加上脉象沉细无力为少阴证之脉,故不用生附子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6-1 C,HT

50+  身材中等

2008 / 03 / 24 

来诊原因:今年2 月开始感冒一直没好, 结果贫血, 易喘( 西医说多发性骨髓瘤Mutiple Myeloma 二期,要做化疗)

干咳无发烧,喘,吐气困难,有时会觉肋骨痛,一点鼻塞,走路后有胸闷

问诊:

1 、体力:尚好

2 、睡眠:尚好

3 、大便:每日行但变细长

4 、小便:中黄泡多

5 、胃口:不好,吃东西会有淡淡的口苦,有饥饿感,但好像胃中有水

6 、手足温度:睡时身热,手足皆热,早上手足较凉。

 

脉诊:洪大数,中空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眼诊:肝损伤重,脾区过大( 因木不克土) ,心区扁平色淡,瞳孔没反应肾阳虚

3 、身体:第五椎压痛

腹诊:

耳诊:心区压痛

诊断:寒热并结先解表再治里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大青龙汤加减

麻黄三钱、杏仁三钱、石膏五钱、炙甘草三钱、桂枝五钱、生姜二片、大枣十粒大青龙汤

干姜二钱温中

黄芩三钱、黄连二钱此人病在心,苦味入心,用补心 

枳实三钱宽胸

                      2 帖大火9 碗煮成3 碗早晚餐前各喝一碗

 

解说: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6-2 C, H T

M

50+ 小壮

03272008

来诊原因:服前方后,只有喝第一碗有汗出,其他没有,服前方时心跳会加速,口苦仍有,味觉不好( 胰脏管味觉) ,易喘仍有( 走路时正常肾管,转身下蹲起身喘则明显肺管) ,走路时胸闷。

问诊:

1 、胃口:胃口不佳,但中午会饿胃气回,腑病恢复检测标准

2 、睡眠:睡好

3 、手足温度:

4 、头身:睡时身热重( 有阳不入阴之兆)

5 、口渴:有,喜冷饮

脉诊:右脉浮仍有表证

望诊:1 、舌诊:淡黄干

      2 、身体:第五椎压痛( 此人病在心)

诊断:表虚里热,仍为大青龙汤证

中药处方:1) 先服

麻黄三钱、杏仁三钱、石膏五钱、炙甘草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二片、大枣十粒大青龙汤

干姜二钱温中

黄芩三钱、黄连二钱苦乃阴,阳不固,阴往外走,舌为心表,所以口苦,故用此二药。

枳实三钱宽胸

阳起石三钱、牡蛎一两、龙骨五钱治多发性骨髓瘤主方,咸能软坚,病在阴,故在晚上发生,阴实打开,夜热即退。

白术三钱、茯苓五钱、陈皮三钱调胃口,白术、茯苓健脾,陈皮健胰  

                                                      X3 9 3 bf BS

中药处方:2) 后服

桂枝五钱、炙甘草三钱强心

黄芩三钱、黄连二钱苦味入心,用补心

枳实三钱宽胸

白术三钱、茯苓五钱、陈皮三钱健脾,调胃口

阳起石三钱、牡蛎一两、龙骨五钱治多发性骨髓瘤主方

麦冬五钱使肺气下降

补骨脂三钱使肾主纳气                               X7 9 3 bf BS


解说:1) 第五椎压痛: 此人病在心,治心必治肺,肺主肃降

2) 因心功能( ) 不足,使男子原在精宫( 膀胱与小肠之间) 之营养残渣,不能顺利经由任脉上达口唇旁,变成胡子排出,使营养残渣逆流到骨髓,使骨髓不正常增生,导致多发性骨髓瘤。3) : 自觉往来寒热必告知

4) 师治多发性骨髓瘤之思路: 1. 当归四逆汤加牡蛎、阳起石2. 桂枝甘草汤加牡蛎、龙骨3. 寒重用生附

小建中汤开脾,增加食欲健脾陈皮开胃口,恢复味觉健胰   

蹲下去站起来易喘:肺主肃降,若肺不能肃降,则肾不能纳气。故用麦冬:使肺气下降;用补骨脂:使肾能纳气。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7 C,HF

F

56 ,瘦

4/21/2008 

来诊原因:右脚跟痛( 此为肾虚之象)

问诊:

睡眠:时好时坏。

胃口:还可以。

大便:有时两天一次。排气少。

小便:淡黄

口渴:口很渴。喜欢喝室温的水。

体温:身体有时热。脚是热的。

体力:还好。

其他:月经已停。口臭重。有时恶心,胸胁苦满。

脉诊:脉洪有力、缓( 表胃气还在)

望诊:

眼诊:肝区平整。瞳孔对光反应无肾阳不足

舌诊:黄湿。

诊断:肾阳不足、胃中湿热、肝积毒素。

针灸处方:( 针对足跟痛)

  1. 首先在足痛处对侧的手掌( 靠近大陵穴处) 找到与脚跟天应的阿是穴。
    然后从大陵( ) 透阿是穴1.5 吋。
  2. 针痛处对侧的水泉( ) 以及仆参( )
  3. 将耳针埋在右耳的足跟压痛点。

中药处方:( 三黄泻心汤+ 大柴胡汤)

黄芩三钱黄柏三钱黄连二钱大黄三钱

生地二钱泽泻五钱茯苓五钱补骨脂三钱

柴胡三钱郁金五钱半夏三钱白芍五钱枳实三钱

甘草三钱

十付九碗煮三碗早晚饭前

解说:

1 、清胃中湿热,用三黄泻心汤。

2 、停经的妇女若便秘,要想办法使她们不便秘,才不会有问题。

3 、用甘草不用炙甘草,因炙甘草怕对她会太热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03/25/2008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8 C,P

F

50+

2008 / 03 / 25

来诊原因:去年10/1 被查出右乳有第二期癌,做18 周化疗,化疗今年2/13 结束,然后再查,乳癌二期仍有但没有转移,但左乳内侧又有硬块做切片为乳癌第一期。

做完第六次化疗,精神体力不佳,会气喘,人会紧张,舌如悬在半空中不下,化疗后易紧张( 和右肾有关) 心口不闷。

问诊:

1 、口渴:( 化疗后) 喝水后就要上厕所

2 、胃口:好,有饿感

3 、大便:每日行,多则一日4

4 、手足温度:足冷手冷,手指间麻( 化疗后伤心脏功能)

5 、睡眠:睡时不冷

6 、生理期:更年期两年,无月经,此人无生过小孩。

7 、会盗汗吗:化疗期间有,现在没了

8 眼睛会酸的睁不开、畏光此乃阳不足

脉诊:寸脉浮大,有附骨脉

望诊:

1 、舌诊:淡白红干

2 、眼诊:右肾形不好( 病人自述曾从七层阶梯跌下) ,且瞳孔反应差( 肾阳不足) ,肝区洞多( 化疗毒) 有脂肪肝。心区扁平( 心阳不足) ,脾区稍小

诊断:肝损伤( ) 、右肾阳不足

中药处方:当归四逆汤证加减

桂枝四钱、白芍八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十粒、当归二钱、木通二钱、细辛

二钱当归四逆汤

乌药五钱、炮附三钱饮水即上厕所,心火无法下至小肠,小肠火不足

栀子三钱去虚热

柴胡三钱、郁金五钱、龙胆草三钱清肝,去化疗毒

茜草五钱、炙鳖甲三钱攻坚,预防移转到肝

酸枣仁三钱使血归肝

泽泻五钱、茯苓五钱利水,以利肾阳功能

白术三钱、陈皮三钱健胃

补骨脂三钱补肾阴             10 9 碗水煮成3 碗早晚餐前各一碗       

解说:

病因是心阳不足,不能使奶水顺利下达子宫成月经排出。妇女更年期后仍会制造奶水,必要保持一日两次排便预防乳癌。治乳癌必治心。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04/28/2008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19 C,J

30+

4/28/08 

来诊原因:

两侧头痛, 延足少阳经, 自肩后而上头两侧, 周日较易头痛, 15 年头痛, 平均一次。头痛时不伴恶心。

 

问诊:

1 睡好

2 大便近来下利.

3 口渴有, 喜室温水.

4 胃口好

5 身体冷

6 手足皆冷

7 睡时盗汗

脉诊:脉缓有力

望诊:

1 、舌诊:淡红白

2 、眼诊:

 

 

诊断:少阳头痛, 风痛

针灸处方:

合谷, 后溪, 申脉,

侠溪, 行间胆经头痛

太阳透率谷

中药处方:小柴胡汤

  1. 川芎3 , 勾陈3 , 白附子3 , 僵蚕风痛止痛剂

柴胡5 , 黄芩3 , 党参3 , 生姜2 , 大枣10 , 炙甘草3 小柴胡汤带入少阳.

龙骨5 , 牡蛎5 钱       3 9 碗煮3 BF BS

  1. HT-25 6 40X2 After lunch before bed.

解说:1. 勾陈可深入血脉神经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0 C,H

52 岁,瘦

2008/03/24

来诊原因:

左手阳池穴位置生一脂肪瘤,左腰痛,下背带脉痛,自2007 年八月起,进入更年期,至今只来两次月经,偶尔一次身热,情绪很好,左乳偶尔不适。

问诊:

1、大便:

2、手足温度:

3 、问汗:不易出汗

 

舌诊:淡黄湿

 

诊断:更年期

针灸处方:

足临泣(双)

申脉(右),委中(右)

左手阳池穴的脂肪瘤用报刺法

中药处方:

HT-64 6 两,30 X 2, 早晚餐前服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3/25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1 C,P

Male

中年,适中

2008/03/25

来诊原因:

颈项酸痛,后椎痛(5-7 椎)。常打高尔夫球,造成双手臂内侧痛( 此痛由心包经而下) ,晚上最痛,早上起床时麻木。左小腿外侧有白点亁癣,亁痒(很久了)。

针灸处方:

后溪、申脉颈项酸痛

大陵、曲泽双手臂内侧痛( 此痛由心包经而下)

督俞、灵台督脉痛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姓别

出生年

来诊日期

022 C,D

42

200 8 / 3 /4

来诊原因:已经一年半无月经了,以前服过避孕药。

问诊:

1 、大便:每日4~5

2 、小便:中黄,频尿。

3 、胃口:好,胃不痛。

4 、口渴:尚好。

5 睡:好。

6 、双足:温。

7 、体力:平平,有时不好。

8 、寒热:有时潮热。

9 、流汗:运动时有汗心主五液,流汗正常心才正常。

望诊:

舌诊:淡红白

眼诊:肝区和胰区分不出来,肝区有破洞,就像在土里的烂木。

诊断:肝脾两虚,故月经停。

中药处方:含六味地黄丸与四物汤之意加补肾药

淮山3   山茱萸3   茯苓3   丹皮3   白术2    薏仁3    补骨脂3

乌药4   当归2     川芎2   白芍3   熟地2

                     400 粒  8x3 before meals

解说: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3/31/2008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3 C,A

小男孩

5 岁瘦

3/31/2008 

来诊原因:不常饿,吃得少,感觉发育不佳,太瘦小。

 

问诊:

1 、大便可,口渴喜甜饮。

脉诊:微数。

望诊:

1 、舌诊:舌质淡,苔白湿。

2 、眼诊:瞳孔收缩反应稍差。

3 、面诊: 眉间青筋,上眼皮青筋,下眼皮色黑。

诊断: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中药处方:1. 小建中汤: 桂枝一钱白芍二钱生姜二片大枣五枚炙甘草二钱

         10 帖三碗水煮成一碗每次服半碗加一匙麦芽糖

           2. HT-46 6 两六味地黄丸: 服十丸,每日晨起一次,盐汤服。

解说

1. 眉间青筋表肠胃不好,里虚寒。上眼皮主肾,若有青筋表先天不足。

下眼皮主脾胃,色黑表后天失调。

2. 小建中汤可补里虚,补后天。

六味地黄丸补先天不足,补肾。

3. 脉数,小儿纯阳之体一般脉较快。

4. 此而就是脾脏功能较差,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体格瘦小。

5. 很多小孩眼皮内长了黄豆大的小结块湿热引起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4 D,G

495  

200 8 / 3 / 14 

来诊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双膝,双踝,双足痛,很多痛太胖是病因,体重减轻很多问题会消失。

问诊:

1 口渴:重,喜冰水。

2 、胃口:中等好。

3 、大便:两天一次。

4 、排气:有。

5 、小便:黄至深黄。

7 、恶心;有时有。

8 、寒热:平时觉得很热。( 身热极重)

诊断:阳明经热占80%,阳明腑热占20%

中药处方:

石膏六两知母五钱白虎汤

厚朴二钱枳实三钱大黄四钱小承气阳

天花五钱口渴重

生地三钱

泽泻五钱茯苓五钱清三焦油脂

9 3

早餐前及晚餐前各一碗

解说:

1 、禁零食,宵夜,饮料。

2 、一周后复诊check 药量。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5 D,R

F

55+ 中等偏壮

20080325

来诊原因:右侧肝区剧痛,且痛到背后( 穿过肋间身体到后背) ,持续的痛,2 天了,且全身发黄。

问诊:

1 、胃口:不好

2 、大便:便秘,2~3 天一次

3 、小便:淡白

4 、口渴:不渴

5 、头身:一直觉身冷

6 、其他:会排气( 师:故不用芒硝)

脉诊:脉洪大有力

舌诊:淡白干

耳诊:耳肝区点压痛

诊断:大柴胡汤证

针灸处方:

左肝关,右肩井,左足三里( 将气往下导)

左外关,左支沟,左照海

足临泣,右足三里

病人下针后仍非常疼痛,且冷到发抖。

  师检查耳肝点,有剧痛反应,故再加耳穴肝点。

中药处方: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五钱,炙甘草二钱,大黄三钱,厚朴二钱

生姜二片大柴胡汤加减

旋覆花二钱、代赭石二钱胃酸反逆

茵陈二钱、栀子二钱去黄

海金沙二钱、五倍子二钱胆道阻塞

解说:

  1. 此人是因燥屎塞住,胆管亦堵住,才造成压力,有压力才会痛。
  2. 如果是癌症患者会脉数且痛起来是低热。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3/26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6 D,M

53 岁,很瘦

2008/03/26

来诊原因:

严重恶心呕吐,胃痛时好时坏,胃痛时喜按。已无月经了(更年期),体重下降50 磅。

问诊:

1 、睡眠:不好

2 、胃口:自觉饿,但不敢放胆吃因为怕痛

3 、大便:隔日一次非便秘乃是津液太亁之故

4 、小便:中黄

5 、口渴:干渴,喜冷饮口渴甚故不用半夏止呕,而用吴茱萸止呕。

6 、手足温度:冷,身也冷

7 、掌额温度:手凉额热

 

脉诊:

舌诊:形如亁橘子代表心阴已伤( 西药造成)

 

诊断:胃里寒

中药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亁姜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大枣10 粒,当归二钱,木通三钱,

细辛二钱,吴茱萸三钱,亁姜二钱,西洋参三钱

                        五付九碗水煮成三碗早晚餐前服   

 

解说:

1 )当归及木通可助通便,不需用大黄。

2 )吃东西没味道是胰的问题。

3 )胃的部位喜按热敷—虚症。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7-1 D,B

46

4/22/2008 

来诊原因:更年期

问诊:月经在停服避孕丸后正常但最近四个月月经停止,有身热盗汗体力差不易入眠也睡不长的情形。晨起觉累,全天都累。睡时觉身热,胃口上升许多,口渴无,体重上升倦怠不想动,大便每日行,一天三次,双足冷。

有服用抗忧郁药抗焦虑药病史(1995 年至今)

 

脉诊:脉大中空无力( 劳脉)

望诊:

1 、舌诊:淡黄红湿

2 、眼诊:瞳孔大反应差肾阳虚外走;脾区过大;肝脾比例失衡故忧郁;肝区破洞多

诊断:肾阳上浮肾阴不固阳肝中毒素脾区受损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柴胡三钱玉金五钱黄芩三钱龙胆草三钱当归二钱远志五钱龙骨五钱牡蛎八钱茯神三钱补骨脂三钱泽泻五钱炮附子三钱黄连二钱白芍五钱乌药五钱细辛二钱阿胶三钱( 分三包) 前三天加生蛋黄一只冲服,之后停用蛋黄。

解说:

肝木与脾土失衡人则忧虑,长期服用西药抗忧郁药肝脏受损。

脉大中空,心血不足。

方用柴芩郁龙清肝解毒。当归,黄连阿胶汤补心血不足。

肾阴阳二虚,用补骨脂炮附泽泻乌药细辛。

龙骨牡蛎能敛浮阳止汗。

茯神远志宁心安神。

体重上升倦怠不想动心脏差的表现,心脏好体重会下降。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7-2 D,B

46

4/22/2008 

来诊原因:月经困难

问诊:

停服安眠药后初起无法睡后来渐渐可以睡,一旦入眠可睡二小时。但仍无法很快入眠。晨起睡醒时比以前有精神。体力好转,身热仍有,但减少中。盗汗改善,双足仍冷但好转中。胃口下降中。大便可。

 

脉诊:脉浮弦,但无中空现象。( 无劳脉)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眼诊:

诊断:进步中,神仍不易入心。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柴胡三钱玉金五钱黄芩三钱龙胆草三钱当归二钱远志五钱龙骨五钱牡蛎八钱茯神三钱补骨脂三钱泽泻五钱炮附子三钱黄连二钱白芍五钱乌药五钱细辛二钱阿胶三钱( 分三包) 加半夏三钱南星三钱栀子三钱。肆付。

解说:

不能入睡乃神不能入心,病患服前方后一切都好转仅睡眠未改善必有痰饮。久病忧郁易有痰饮。故加半夏南星去痰,栀子清虚热。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3/25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8 E,G

中年,体胖

2008/03/25 

来诊原因:

服降血压药约两年控制血压,血压不稳定。

问诊:

1 血压高时有症状,面红,无头痛

2 、体力:

3 、睡眠:

4 、胃口:很好

5 、口渴:有,口亁,口味重,喜冷饮

6 睡时,身温正常

7 手足温,多时身热

8 、大便:每日行

9 、其他:右肋下方偶尔痛。

 

脉诊:脉数

望诊:

1 、舌诊:黄亁

2 、眼诊:肝区有圈纹(脂肪肝

 

耳诊:右耳肝区无压痛点(右肋下方痛非有实

 

诊断:阳明经热

中药处方:

石膏三两(另包)知母五钱甘草三钱粳米三钱

 

十付六碗煮二碗早晚餐前各服一碗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25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29 E,M

49

2008/03/25 

来诊原因:

胃中热、有时胃胀觉得肚子里很多气。更年期面热、手足冷、易受风、恶风、风一吹就头痛,头痛时血压就低。

问诊:

 1. 有恶心吗:

 2. 口亁,喝不少水

脉诊:沉细小标准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之脉象

望诊:

1 、舌诊:淡白湿

2 、眼诊:右瞳孔收缩不够小﹐左瞳孔收缩反应好。脾区肝区皆好

 

诊断:少阴症﹐表虚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1) 桂枝3 钱﹑炙甘草3 钱﹑大枣10 枚﹑生姜2 片﹑ 3 钱﹑炮附子3 钱﹑细辛2 钱﹑白附子3 钱﹑川芎3 钱﹑旋覆花2 钱﹑代赭石3

10 付﹐ 9 3 碗﹐早﹑晚餐前喝

2) 跟儿子共同吃HT 46

3 钱﹑炮附子3 钱﹑细辛2 钱﹑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有脉沉细

 

桂枝3 钱﹑炙甘草3 钱﹑大枣10 枚﹑生姜3 桂枝汤去芍药﹐治恶风﹐去芍药是因为腹中阴阳气不转﹐且阳不足。

白附子3 钱﹑川芎3 治头痛

旋覆花2 钱﹑代赭石3 治嗳酸﹑嗳气﹑心下痞

解说:老师说一开始他也考虑是泻心汤证,但一摸到她的脉后发现她左脉很沉细小,是少阴证之标准脉象,故知她下焦有寒,肠子蠕动差,所以她才会觉得肚子胀里面有很多气。她下焦寒胃区又热,又有少阴脉,此上热下寒乃是阴阳气不协调之故,且患者所指胃热处是一个圆区域,故联想到要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3/12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2 G,B

 

41 岁,中等

2008/03/12 

来诊原因:

左侧身体皆冷,寒气从左足底上升,从2002 年开始逐渐发生,发作时因冷而2-3 小时无法入眠。一个月约有一半的时间有此现象,并非天天如此。手只是冷但知觉力量都正常。运动时不觉得左半身冷。

问诊:

1 、胃口:

2 、大便:每日行

3 、小便:淡白

4 、口渴:正常

5 、睡眠:尚好,睡实无特殊寒热感( 身温尚好)

6 、问汗:易出汗

7 、体力:

 

脉诊:右脉弦细,左脉较洪大,重按有力。

望诊:

舌诊:淡白红,稍暗

 

诊断:血寒,血亏

中药处方:

(当归四逆汤)

桂枝四钱,白芍四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十枚,当归三钱,木通二钱,细辛二钱

                            五帖 九碗水煮成三碗 早晚餐前各一碗

解说:

师曰:1. 左主血,右主气。左寒,为血寒,用当归四逆汤入血分;若为右寒,入气分,用黄芪及建中汤类;双侧都寒,可用四逆汤。

2. 若盗汗表虚,可在当归四逆汤中加炮附子。

3. 当归用三钱算是加重剂量,因为左侧主血。木通用两钱不须重用是因他大便正常,没有大便困难或便秘。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3 H, B

Female

50 +   

2008/04/1 7

来诊原因:

病人验血报告显示高血脂,高血压嗜吃甜食

问诊:

1 睡眠:

2 头身:无胸口痛,双手足不麻-> 合睡眠好,无心脏问题

3 大便:正常,时一日

4 胃口:

5 口渴:有,喜室温饮

6 手足掌温手背热

7 身热:时有热

脉诊脉大缓

望诊

1 、舌诊:淡黄干

2 、眼诊:

诊断:里热重之人

中药处方:

HT-80

                                    六两

40x2     早晚餐前服

解说:此人之血压过高是因为肥胖之故

针灸处方: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4 H,Y L

微胖,

2008/4/2 9

来诊原因:睡眠不佳, 心跳过速

问诊:

1 睡眠: 睡仍不好, 较浅, 心跳感觉较快    

2 体温: 睡时身热, 无盗汗    

3 大便:     

4 胸口: 不闷    

5 口渴: , 喜温热饮    

6 胃口: 平平    

7 小便: 泡沫多    

8 体力: 尚好    

9 精神: 时欲眠    

10 四肢: 双足足背皆冷, 脚底热; 手指及脚趾尖有点麻

11 其它: 舌时会肿大

脉诊:右脉细小无力, 左脉洪大有力

望诊:

1 、舌诊:淡黄, 双侧有齿痕

2 、眼诊:瞳孔光反应不佳, 肝区还好

诊断:男人气旺血衰为常态心阳上逆故头面热不治心治肺

针灸处方:N/A

 

中药处方:1. 黄耆八钱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大枣十枚

              生姜二片麦冬五钱西洋蔘三钱( 润肺栀子三钱( 虚热)

             海藻三钱

           2. 麦芽糖一罐

              五付

              9 3 ,; 早晚饭前各服一碗加麦芽糖一汤匙

 

解说: ˙此方按: 头热手凉, 左右脉不同来开立处方

       ˙方以为黄耆建中汤之加减

       ˙舌持续肥大心阴虚血虚

       ˙舌时会肥大心阳虚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6 H,CY

约三四十岁, 丰腴

2008.3.10

来诊原因:

胃胀气医嘱勿服发酵食物, 例如面包、啤酒、酵母菌、馒头欲减肥。这几天耳朵痛。肩项背痛。右膏肓痛放血治疗胃不舒服时常伴随头痛且想吐,天冷加重。有时头痛。

问诊:

1 、睡眠:不好,不易入睡( 因读书压力大)

2 、胃口:尚好

3 、大便:便秘。再问其排气多吗?答曰很少。

4 、小便:困难。小便色黄。倪师问:会痛吗?答曰不会。之后压其肾结石点不痛。此乃查其是否有淋证。

5 、口渴:有,喜冷饮

6 、手足温度:双足冷,但较服药前比较不冷一些了

7 、掌额温度:

8 、问汗:

9 、体力:

10 、头身:

11 、生理期:

12 、其他:

脉诊: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眼诊:

3 、面部:

4 、身体:

腹诊:

耳诊:

诊断:

针灸处方:右膏肓放血;后溪、申脉、行间、侠溪

 

中药处方:柴胡3 钱黄芩3 钱枳实3 钱白芍5 钱大黄2

           芒硝3 ( 分三包半夏3 钱代赭石3 钱旋覆花3

           厚朴2 钱川芎3 钱钩陈3 钱石膏1

                              5 帖  9 碗水煮成3 碗早晚餐前各服一碗

解说:1. 此人排气少且小便黄又伴恶心大柴胡汤加大承气汤

      2. 欲减肥且口可喜冷饮石膏

      3. 代赭石、旋覆花降胃气

      4. 厚朴降小肠气

      5. 川芎、钩陈治疗头痛

备注:


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4/01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7 H,E

F

12 岁,中等

2008/04/01

来诊原因:气喘,春秋季节发病,过敏,磨牙,身热多汗,手冰,想长高( 补肾) ,有手汗,睡时脚易抽筋( 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喝浓蔗糖水可解掉) ,月经目前不规则,来时胃痛( 师:下次月经来时,勿冰饮) ,不恶心。易流鼻血。

问诊:

1 、睡眠:

2 、大便:每日行

3 、口渴:

4 、胃口:

5 、手足温度:

6 、掌额温度:手冷额热

7 、头身:睡时身热重

8 、问汗:不易出汗

9 、生理期:10 岁即来( 营养过盛造成) ,月经时没来有经痛( 在胃部) ,没有晕

脉诊:浮数

望诊:

1 、舌诊:淡黄湿

2 、眼诊:肝区破洞多此乃肝有毒素,疫苗造成

诊断:上热下寒,肺气外散,心火上升

中药处方:

1 ) 麦冬3 、黄耆3 敛肺,润肺。补肺气,就是把水箱的水补足,上焦就不会过热。

半夏3 、杏仁2 、南星2 去痰

( 半夏) 陈皮2 、厚朴2 、生姜2 平胃散胃有湿热,月经来时,湿热堵到,下不去。故要去湿去热。

泽泻3 去湿,加泽泻使湿从小便出。

黄芩3 、郁金3 、柴胡3 、龙胆草2 清肝毒,此女肝区破洞多。

补骨指2 、牡蛎1 补肾补钙,助长高            

 

                                                400 粉   2 bf meals

2) HT92 增高丸6 2 罐                           20X2 bf B, S

解说:

备注:



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3/5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9-1 H, M

50 岁,身材中等

2008/3/5 

来诊原因:

2005 年因车祸开刀,软骨破裂,开刀后自觉有浮肿,之后服pladison 腹胀,又服胃药后腹更大,经查为腹膜癌( 开刀取出五磅的瘤) ,化疗六次。之后2007 5 月又不对了,查在肝中有二瘤,10 月又发现二个作化疗后更过敏,现又复发,肝及腹皆有。作过化疗后有时会心律不整。

问诊:

1 、睡眠:2AM 左右醒且渴,时感身热

2 、大便:每日三次

3 、小便:淡黄

4 、双足:温热

5 、体力:有时累

6 右肋偶尔隐痛

脉诊:脉缓有力

望诊:

左足大趾甲黑

眼诊:肝区圈纹;瞳孔反应差

 

舌诊:淡白红

耳诊:

诊断:肝及腹瘤复发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1. 四神汤加蔗糖当点心吃甘淡渗利预防腹水

           2. 柴胡3 钱黄芩3 钱郁金5 钱白芍5

             川芎3 钱丹皮3 钱茜草3 钱炙鳖甲3

             茯苓5 钱泽泻5 钱补骨脂3 钱白术3

             龙胆草3 钱青皮2 钱栀子3 钱炙甘草5

             生姜2 片大枣10 枚茵陈3

                     5 帖  9 碗水煮成3 碗早晚餐前各一碗

解说:1. 柴胡、黄芩、郁金、白芍倪师常用的疏肝清肝四药

      2. 川芎、丹皮、茜草、炙鳖甲活血,倪师常用茜草加炙鳖甲来治疗肝中肿块或肝硬化

      3. 肝及腹瘤复发,师曰此乃因长年累积的毒素加上西医治疗引发

 

 

备注:


姓名

姓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049-2 H, M

五十岁上下,身材中等

200 8 / 3 / 12 

来诊原因:回诊。

问诊:

吃药后:

1 睡:2: 00A M 仍醒。近二日难入眠,时仍累。

2 大便:每日3~4 次。

3 右肋下有一点痛,有时左肋下痛。

4 口渴:较轻,口水增加。代表津夜回了

5 浮肿:有一点。

6 小便量:没增加,色淡白。

7 胃口:好。

舌诊:淡白红

脉诊:弦细(春脉)

诊断:

中药处方:

3/5 日方,改茜草五钱炙鳖甲五钱活血化瘀止痛

五付

9 碗水煮成3